李力刚谈判术:从舆论倒逼到力量平衡

2025/7/4 李力刚

 2025年K1373次列车脱线停运3小时,车厢里温度升到了42℃。乘客的健康权和铁路部门的应急能力产生了冲突。这件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现代公共危机谈判的典型案例。李力刚老师经常说谈判的关键是“取势”——可以找到自己的优势位置,再用外部力量放大它。乘客用手机拍下闷热车厢的情况发到网上,他们把私下里的问题公开了,借用大家关注的力量改变了双方谈判的地位。

过去砸车窗可能会被处罚,但这次警方仅对砸窗黑衣小伙批评教育后放行。这是管理部门对“合理自救权”的看法在变化。铁路部门很快回应了问题。这也说明在新媒体时代,大家关注倒逼改革的谈判方式有效。用制造公共话题的方法让强势方拉回谈判,正在改变我们的公共服务方式。从深层这件事推动了铁路应急管理规定的修改。这表明中国开始建立“危机-谈判-制度改进”的好循环。

想想几年前郑州地铁事故情况也类似,当时暴雨淹了地铁乘客被困,视频和求救信息在网上传开。官方开始想简单处理下,没想到网友的声音越来越大,最后逼出了更透明的救援方案。这就是“借势”的好例子。弱势方没有资源没有话语权,但新媒体给了他们说话的机会。通过视频传播,把小问题变成大家关心的大事,大家的关注就成了看不见的谈判筹码。先找到自己的痛点,再“借势”引起大家关注,最后“造势”推动解决问题。在砸窗事件中,整个过程,看着被动,其实是主动行动,把劣势变成了谈判优势。

这种靠大家关注的方法,在新媒体时代越来越多见。以前谈判常常是关起门来讨价还价,谁强谁弱很明显。现在手机普及和资费的降低,随手拍个视频,马上就能传遍全网。这改变了谈判规则——力量不再只看职位或资源,而是看谁会用公众关注这把双刃剑。乘客们没有直接对抗铁路公司,而是把问题公开,让大家关注的压力替自己说话,避免硬碰硬。

在谈判中,“谁有病,谁有药”,乘客们找准了要通风的需求,再拿出视频传播,让外界成了自己的帮手。郑州地铁的事也一样:被困乘客没有只是抱怨,而是分享实际情况,让大家感同身受,最后借势倒逼救援加快。谈判中,这种方法能让弱势方从“请求”变成“要求”,力量对比自然就变了。

但靠公众关注不是乱来,要有方法。在谈判里,“取势-借势-造势”环节。取势前先看清情况——乘客砸窗前,肯定想了风险:拍视频会不会有麻烦?借势要选对平台和时间,视频发在抖音还是微博,效果很不同。就像郑州地铁,求救信息在微信朋友圈传得最快。造势需要把问题变成解决方案的推力。乘客事件中,大家关注的压力最终让铁路部门答应加强应急演练,这就是初步解决问题的开始。整个过程,谈判的人得像下棋一样,我们都说先处理心情,后处理事情,乘客们拍视频前,肯定也让自己冷静了,避免过激行为让矛盾更大。所以遇到不公平,别光喊叫,冷静记下事实,用新媒体发声,比硬顶更有效。

当然,靠公众关注有一定风险,所以要走正能量的路。郑州地铁的事里,乘客们没有故意制造对立,没有刻意剪辑,而是关注自救互助,视频里常有“大家别慌”这样的话。这避免了负面情绪扩散,让谈判氛围更有建设性。谈判处理心情是消除双方的对抗,乘客砸窗后,铁路部门没有推卸责任,而是道歉并答应改进,双方就从对抗转向合作。新媒体时代,这种沟通方式更重要:造势不是为了制造冲突,而是推动双方都受益。先找准真实需求,再用事实说话,最后指向解决方案。如工作中谈判,别私下抱怨领导,而是用数据或例子公开讨论,常常能更快解决问题。

说到底乘客砸窗告诉我们:谈判不再是强者的游戏。新媒体给了每个人造势的工具,关键是怎么用好它。取势-借势-造势,就像一套实用方法,帮弱者改变局面。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况——比如和物业谈服务,或者跟商家维权——别急着拍桌子。谈判的真谛,不是争谁输谁赢,而是找平衡。大家关注让力量更公平,最终促进社会和谐。多试试这方法,你会发现,沟通其实可以很简单。

本文为李力刚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转发,违者必究!

李力刚
了解李力刚?关注李力刚微信(liligang_china),关注新浪微博 @李力刚营销谈判
或登陆:www.liligang.com 商务谈判培训网 查看

上一篇:谈判桌上的“变脸”艺术:李力刚拆解我国企业的智慧
评论列表
暂无
昵称:
内容:
验证码:
换一张 马上发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021-51028955 上海市宜山路407号
Copyright © 2006-2025 LILIGANG.COM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4237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