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李联盟:诸子百家与自由(下)

2008/11/11 李力刚

道家两个代表人物的思想是有极大区别的:

老子脱离了传统世人的低矮境界,把自己放到了一个更为宏大的“宇宙观”中,所以实现了思想的超然脱俗,把世间的一切平等与不平等都看得不那么重要,讲究一切必须要与自然和谐,道法自然,方能自由。在这个过程中,他体会到了看似出世其实入世的快乐,那便是无为而无不为,不争而无能与之争。——老子路线:追求入世自由的策略是无为而无不为,激流勇退,大器晚成。(看似红脸其实白脸,以退为进)

庄子看似逍遥派,实则是追求自由的一种没有办法的最好办法——痛恨它不如享受它(逃脱不了的不得已,有如债多不愁)。所以有学者说庄子有三个境界:一是追求天人合一的“真人境界”,当(诸多世事原因)追求不到时就追求顺天不顺人的“隐士境界”(如竹林七贤),而当隐士也做不了时,就只能做顺人而不失己的“士大夫境界”。庄子路线:追求入世自由就是放飞精神,真不为。

那佛教又是什么呢?有人说“佛=道+儒”(佛,即人弗,即非人非仙;道,讲仙,意指完全非人;儒,即人需,讲究人的天然物求,即完全非仙;)。佛讲“戒”,或许是对“性本恶”无意识认同,是对本我的理性控制而非放纵,这是佛教中“仙”的一方面;同时,佛也讲要食人间烟火,禅定修行,善德人间,这就是佛的人性。如果说凡夫俗子(姑且如法、儒两家)讲的是“为”,那么老子讲的是“假不为”,目的是为了“为”;庄子就是“真不为”,佛讲的是“择善而为”——佛教路线:追求入世自由的策略是择善而为。

人生当中,什么是自由,我的理解是莫过于“一切尽在掌握”。那在不同的时期,怎么才能一切尽掌握呢?

在黄帝、炎帝时代,小国寡民,那时作为民众(被领导者),是自由的,没有太多的限制,很自由。而作为氏族首领(领导者)掌握局面是很容易的,过多的管制带来的反而是负作用;同样在大乱初定,百废待兴的封建王朝也是如此,不宜管理过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追求管理上的自由,就应该相信道家思想,无为而治。

但是在封建时代的盛世,作为君主及代理集团(统治阶级),面对众多的人口和掩盖在盛世下复杂的局面,既不能绝对相信“性本善”,更不能完全相信“性本恶”,只有用“阴法阴儒”(红脸白脸)的策略才能实现“可控地管理”,即管理的自由——也就是用国家机器实现专政(白脸),同时又要用佛与道来让人得到"精神上的自由",用儒来实现民众的善从(而不是恶反)与仕途的升迁(秦王反而就是用的拿多少人头来升官)。作为民众,当然也只有选择儒家倡导的学习精神方能获得自己与家族的飞升(金榜提名时),因为单个人的力量无法依靠如法家思想的强硬来挑动强大的盛世帝国政权。

但在封建社会的乱世,统治阶级只有通过BAO力的方式,坚定相信法家思想,才能实现“自由”的一统。而人民要想获得自由,也只能占山为王,以暴治暴,或者进山避难,否则只能暴尸荒野。因此,乱世的战国时代,儒家是得不到绝对崇拜的。

本文为李力刚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转发,违者必究!

李力刚
了解李力刚?关注李力刚微信(liligang_china),关注新浪微博 @李力刚营销谈判
或登陆:www.liligang.com 商务谈判培训网 查看

上一篇:海李联盟:诸子百家与自由(上)
下一篇:李力刚老师受邀搜狐录制节目
评论列表
暂无
昵称:
内容:
验证码:
换一张 马上发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021-51028955 上海市宜山路407号
Copyright © 2006-2024 LILIGANG.COM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4237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