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春,韩国巨济岛韩华海洋船厂发生了一件大事。分包工人金亨洙爬上30多米高的通信塔静坐示威。他要讨回被拖欠的奖金,争取尊严。这场对峙持续90天,最后船厂同意提高奖金。工人通过智慧谈判取得了胜利。
谈判困局
事情要从2022年说起。当时船厂业务不好,工人奖金从550%降到几乎为零。工人月薪只有正式员工的六成,奖金很重要。工人们把自己锁在铁笼里堵住船坞,僵持51天后船厂同意恢复50%奖金。但船厂后来起诉工人,要求赔偿470亿韩元(约2.3亿元人民币)。这对普通工人来说是天文数字。法院也很为难:工人占用生产设施确实不对,但要证明罢工直接造成这么大损失很难,让工人赔这么多钱也不合理。
工人最难过的是看到船厂赚钱。2024年造船业好转,韩华海洋赚了12亿元。工人拿着财报要求加薪,船厂却说行业刚好转成本压力大,说分包合同是工人和分包公司的事,说打官司要走程序。船厂说自己不是直接雇主,把责任推给分包公司。工人卡在中间,船厂赚钱但分包公司不加薪,还要面对高额赔偿,完全没办法。老板只算法律账和成本账,工人只求活下去。
僵局形成:双方的对峙
2025年3月15日凌晨4点,金亨洙爬上30米高的通信塔开始静坐抗议。媒体报道后,社会舆论支持工人。但船厂态度强硬,说担心工人安全要他下来谈,但坚持说分包工人待遇是分包公司的事,船厂和工人没有直接雇佣关系。船厂还一直提那个没打完的官司,说要按法律办事。船厂想把金亨洙一个人的事和所有工人的要求分开,不想被舆论影响。
工人在塔下搭帐篷声援,要求船厂负责并撤销诉讼。两边都不让步:工人用生命抗议,船厂用法律当借口。情况一天比一天危险,随时可能出事。
谈判破局
转机来自社会各界的介入。韩国国会要求双方停止对峙,成立了由劳方、资方和专家组成的三方对话机制。这个机制打开了谈判突破口。
李力刚老师说过拉近关系是打破僵局的基础。首次谈判时气氛很紧张,专家组不偏袒任何一方,他们只关心如何安全收场。船厂代表第一次松口说,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愿意在对话机制内解决问题。工会也暂停了其他抗议活动,全力投入三方对话。
谈判中,工人拿出船厂订单增加的证据,要求提高奖金。这时他们不再坚持要300%,而是提出分阶段提高。另外对于诉讼问题,他们也愿意找其他解决办法。
船厂这边开始分开处理两个问题,奖金可以谈,诉讼要按法律程序来。后来他们发现强硬态度代价太大,开始考虑提高奖金。
这个阶段的关键是重新设计方案。双方从你死我活变成讨论如何分担成本、分享收益、管控风险时,才慢慢有了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最后船厂同意提高奖金,结束了90天的对峙。虽然诉讼问题还没完全解决,但主要诉求得到了回应。
化解冲突的智慧
这场高空博弈的终局,揭示了4重谈判智慧:
1、弱势方也能创造筹码。工人用生命抗议赢得社会支持,这成了他们最重要的谈判资本。要抓住关键时机。
2、国会在舆论最高点时介入,给了双方台阶下,这是谈判成功的重要原因。
3、学会分解问题。把奖金和诉讼分开谈,先解决容易的,难的后解决,这样谈判才能推进。
4、建立共同目标。谈判后期,船厂代表开始说"我们的行业、共同的挑战、一起面向未来"这样的话。这说明双方开始找共同点,这是达成协议的基础。
谈判是要找共同点,用智慧达成共赢。谈判不是谁输谁赢,而是要让双方都能接受结果,共同向前看。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本文为李力刚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转发,违者必究!

了解李力刚?关注李力刚微信(liligang_china),关注新浪微博 @李力刚营销谈判
或登陆:www.liligang.com 商务谈判培训网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