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销售的,谁没遇到过客户甩脸子、说狠话?明明产品挺好,客户却要么沉默不语,要么一句“我不需要”把你噎回来,更有甚者,直接挑刺说这不好那不行。你以为这是坏事?其实啊,客户愿意提异议,才是成交的信号。
前段时间平凉市有位消费者买了辆新能源老年代步车,后来发现是翻新车,找商家退款,商家承认了却拖着不办。最后闹到市场监管局,经过调解才退了全款。这事里,客户的异议很明确:“你卖翻新车,我要退款”。但商家一开始没当回事,拖着拖着,小事变大事。这就犯了销售里的第一个忌讳:没搞清楚客户异议的真正意思。
客户提异议,第一步就得把这异议掰扯明白。别觉得客户说“不需要”就是真不需要,说“没时间”就是真忙。那起纠纷里,客户要的不只是退款,更是被欺诈后的公道。商家要是一开始就抓住这点,问清楚“您是不是觉得我们卖翻新车不地道,想讨个说法?”,而不是光想着拖延,事情可能早就解决了。很多销售总想着赶紧把产品推出去,客户一有异议就慌,要么急着辩解,要么转身就走,殊不知这正是了解客户真实想法的机会。你连客户到底在纠结什么都不知道,还谈什么成交?
搞清楚异议之后,就得处理心情了。人都是情绪动物,客户有异议时,十有八九带着火气。那买了翻新车的客户,发现自己被骗了,能不气吗?这时候你跟他讲规定、讲流程,纯属火上浇油。李力刚老师常说,销售里的情绪处理就像给伤口先止血,没这一步,再好的药也敷不上。商家要是一开始就态度诚恳点,说句“这事儿确实是我们不对,让您受委屈了”,再认真听客户吐槽,情绪顺了,后面的沟通才能顺畅。
你看那市场监管局调解的时候,肯定也是先让双方把情绪稳住了,才谈退款的事。换成销售场景也一样,客户说“价格太贵”,你别急着说“我们质量好”,先顺着说“确实,这价格不算低,换作是我,也得琢磨琢磨”。这话一出,客户觉得你懂他,火气先降一半。要是客户说“你们产品有问题”,你别立马反驳,先点头说“您能指出来,说明是真心关注我们,太感谢了”。姿态放低了,客户才愿意跟你接着聊。
处理完心情,就得让客户觉得,解决这个异议对他有好处。还是说那起纠纷,客户坚持维权,是因为他知道不维权就亏大了——钱花了,买了个翻新车,心里还堵得慌。商家最后愿意退款,也是意识到不退款的损失更大——市场监管局的处罚、坏了的名声,哪样都比退那点钱要命。
销售里也是这个理。客户说“我再考虑考虑”,你别催着“别考虑了,就买吧”,而是帮他算笔账:“您要是现在定,能赶上我们这个月的优惠,比下个月省不少;要是等下去,万一没货了,再找同款可就难了。”客户说“没时间”,你可以说“我知道您忙,其实咱们这次聊清楚,省得您以后再花时间琢磨,这不也省了您的事吗?”让客户觉得,解决异议、促成成交,是在帮他省钱、省时间、避损失,他才会主动往前推。
再回头看那起翻新车纠纷,要是商家一开始就明确客户“要公道、要退款”的异议,先安抚客户的怒气,再主动提出退款,根本不用闹到监管局。销售里客户异议,本质上都是客户在跟你“讨价还价”——要么讨情绪上的认同,要么讨实际的好处。你把这两点抓住了,再难缠的客户也能拿下。
很多销售总怕客户提异议,觉得是给自己添麻烦。其实啊,那些不提异议就走的客户,才最可惜——你连自己错在哪都不知道,下次还得在同一个地方栽跟头。反倒是那些提异议的客户,把你的问题摆到明面上,只要你处理得当,成交的可能性比谁都大。
像开头说的,客户愿意跟你“掰扯”,说明他心里还有你的产品。你要做的,就是先搞明白他到底在“掰扯”什么,再让他消了气,最后让他觉得,顺着你说的做,对他最有利。做到这三点,客户的异议就不再是拦路虎,而是带你成交的指路牌。
<免责声明>
文中提及所有案例均为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不针对任何具体企业或个人。
本文为李力刚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转发,违者必究!

了解李力刚?关注李力刚微信(liligang_china),关注新浪微博 @李力刚营销谈判
或登陆:www.liligang.com 商务谈判培训网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