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力刚谈判棋局:百亿地产决裂,三大破局密码

2025/11/17 李力刚

 今天我讲一个案例带大家走进残酷的谈判战场,事情是因为北京有一块地,价值一百多亿的项目,让两家大佬的地产公司从盟友走向决裂,又在最后关头和解,完整呈现了商业合作的复杂性。

两个大佬本来关系挺好,一起凑钱花了一百多亿在北京黄金地段买了块地,准备合伙搞房地产赚钱。他们商议把地分成南北两半,一人负责卖一半的房子。为了表示公平,还在对方的那投了钱,让双方都感觉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结果房子造好开卖后,因为市场不景气,卖得不理想。负责卖北边房子的B公司有点着急,就偷偷降价促销,想快点把房子卖出去回笼资金。

那么A公司肯定不干,认为大家说好一起扛的,你偷偷降价那客户不是全都跑你那儿去了。而且更恶心的是,项目里B公司虽然只占17%的股份,但卖房的决策权在他手上。

A公司就直接写信给B公司上级主管单位告状,说B公司不守规矩。并给B公司下最后通牒,让他在x天内把卖房的权力交出来!而在最后通牒期限的前一个晚上,这俩公司突然发了个声明表示我们已经和好了。

和好的原因是他们想出了一个新办法:以后谁也不单独说了算,南北两边的房子,都由他们俩再加上另一个之前也投了钱的伙伴(C公司),三家一起商量着卖。这样就谁也别想再偷偷搞小动作了。

谈判布局的本质是造势,谈判前就想赢,那就需要先布好局。这个事件里他们在布局阶段就埋下的隐患。最终和解刚好迎合我们说的“先谋势,再谋利”。李力刚老师说过“谈判要先把自己搞大,要么取势、借势,要么造势”。而布局就是把这三种途径用在谈判前期,一旦布局有漏洞,后续再怎么谈都难顺。

布局之失:势没谋好,棋局从一开始就有裂痕
我们说谈判先谋势,谋势的核心是理顺关系、明确规则,让合作的“势”能往共赢的方向走。但这两家国企的联合开发,从一开始就没做好这一点,埋下了三个致命漏洞。

第一个是目标分裂,没形成“合力之势”。联合体拿地本是为了“一起做饼”,整合资源降低风险,但“交叉持股+分别操盘”的设计,让目标从“项目总利润最大化”变成了“各自操盘地块去化率最大化”。这就好比两个人合伙做饭,却各做各的菜、各算各的账,市场好的时候还能凑活吃,一旦市场下行、竞争加剧,必然会为了自己的菜好看,牺牲对方的利益。我们说取势要发挥自身长处,借势要整合他人资源,这里明明有借势的机会,却因为目标分裂,把合力变成了内耗,势自然就散了。

第二个是规则模糊,没筑牢“约束之势”。谈判最忌讳“模糊约定”,没有明确执行、监督和违约惩罚机制的规则,等于没规则。双方所谓的“统一定价规则”,只是口头默契,没有明确的价格调整流程、监督主体和违约后果。这就像下棋没定好规矩,有人偷偷改规则也没法追责。我们说造势要创造之前没有的东西,这里本可以通过制定清晰规则来造势,却偏偏留下空白,给后续矛盾留了可乘之机。

第三个是权责利失衡,没稳住“平衡之势”。A公司在北地块仅持股17%,却掌握完整营销操盘权,这种“权大、责小、利轻”的结构,必然让操盘方倾向短期激进策略。毕竟快速回笼资金、完成自身指标,远比维护项目长期价值更重要,即便损害整体利益,自身承担的损失也有限。这就违背了我们说的“势的平衡”,弱的一方掌了大权,强的一方却没对应的约束,合作的势自然站不住脚。

守局之败:不会用三张牌,把小矛盾变成大冲突
当布局出了问题,矛盾爆发时,就到了守局阶段。守局不是硬扛,是用谈判的三张牌——时间、空间、角度,化解危机、保住自身利益。但B公司的反击,完全用错了这三张牌,把局面越搞越糟。

首先是没用好“角度牌”,缺乏“知彼之势”。守局的第一步是知彼,要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B公司没察觉到A公司的销售压力:北地块定位和周边项目高度重合,去化难度大,作为小股东,它的资金回笼压力远大于B公司。我们说角度牌要会“给、拿、换”,先了解对方诉求再行动,可B公司没做到这一点,对对方的激进策略预判不足,等发现问题时已经出现客户流失、价格预期被拉低的损失。

其次是没用好“时间牌”和“空间牌”,反应过度掀翻棋盘。时间牌的核心是把控节奏,要么压缩对方时间施压,要么拉长时间留协商空间;空间牌是要打主场、占有利地形。但B公司选择了最激进的方式:向广州市国资委发举报信,还发函要求A公司限期移交操盘权。这种公开撕破脸的操作,彻底堵死了私下协商的通道,把对方逼到被动防御的角落。我们说空间牌要保住气场,但不是盲目强硬,时间牌要给对方留缓冲,不是一上来就下最后通牒,这样的操作只会让对方反击,形成“你举报我、我反击你”的恶性循环,最后双方都陷入绝境。

破局之智:用对途径和底牌,让棋局重生
谈判陷入僵局不可怕,关键是用对破局方法,这正是我们说的谈判三种途径和三张牌的灵活运用。这案例的和解,就用了两个核心技巧:借势第三方,创造共赢空间。

第一个是借势第三方,引入“中局”打破僵局。我们说借势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第三方就是谈判中的“巨人”,能缓冲直接冲突,重建沟通平台。中国金茂作为持股约15%的股东,立场中立,和双方都有长期合作关系,它牵头组织三方闭门会议,为双方提供了放下对立、坦诚沟通的机会。这就是典型的借势,借助第三方的中立之势,化解了之前的对抗之势,为破局打下基础。

第二个是造势共赢方案,从“零和博弈”转向“利益共享”。我们说造势要创造之前没有的东西,这里的“联合操盘”方案就是全新的造势成果:三家企业共同组成营销决策委员会,对定价、营销方案集体决策,北地块由A公司主导、另外两家监督,南地块由B公司主导、另外两家监督,价格调整需三分之二以上同意。这个方案平衡了各方控制权,整合了三家的营销资源,避免内部竞争,共同应对外部压力。这正好用好了空间牌的“财力、脑力”整合,时间牌的“着眼未来”,角度牌的“换”,不再纠结过去的损失,而是通过交换资源、共享利益,让大家都能继续“做饼”。

这场百亿项目的商业博弈,最终三方共赢。谈判是要通过布局守住根本利益。李力刚老师说,真正的谈判高手懂得在守住底线的前提下,把对手变成伙伴。毕竟,能把棋一直下下去,才是最大的胜利。


<原创与免责声明>
文中案例、人物和对话及事件情节均为虚构创作,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不针对任何企业或个人;
本文原创内容版权归属©[李力刚],未经授权禁止任何形式抄袭或搬运。

本文为李力刚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转发,违者必究!

李力刚
了解李力刚?关注李力刚微信(liligang_china),关注新浪微博 @李力刚营销谈判
或登陆:www.liligang.com 商务谈判培训网 查看

上一篇:营销的真相!李力刚:90%的人都在用“假药”治“假病”
评论列表
暂无
昵称:
内容:
验证码:
换一张 马上发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021-51028955 上海市宜山路407号
Copyright © 2006-2025 LILIGANG.COM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4237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35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