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拿着别家的报价单甩在你面前,说“你看人家比你低20%,你降不降?”这时候你咋办?慌了神跟着降价?还是硬着头皮说“我们质量好”?其实啊,客户比价不可怕,怕的是你跟着对方的节奏走,把自己逼到降价的死胡同里。今天就聊聊,遇到这种情况该咋破。
最近传来好消息,我们的买家在新一轮的大豆采购招标里,订了720万吨巴西大豆,80万吨阿根廷大豆,以前,我们主要在9月到第二年1月买美国大豆。这是因为美国大豆在这段时间收获。之后几个月,南美大豆供应会变多,成为主力。今年情况完全不一样。再看10月份,我们买家也买好了400万吨大豆。这相当于他们需要量的一半。这些大豆同样全部来自南美。去年这时候,我们买了大约700万吨美国大豆。今年和去年相比,很不一样。当美国企业提交的报价单压根没被搭理。为啥?巴西大豆到青岛港每吨485美元,美国大豆因为加征关税,到岸价532美元,每吨差了快50美元。美国企业就这么因为价格,丢了好几百万吨的订单。
这时如果卖家还是只会说“我们的大豆好”,却没告诉采购方“好在哪”。没突出哪些“不一样”,采购方自然盯着价格选了便宜的。这事儿跟咱们平时做销售遇到的情况一模一样:客户说“人家比你便宜”,你要是只说“我家质量好”,没用,得说清楚“好在哪,能给你带来啥实实在在的好处”。
李力刚老师说过,客户比价时,你拼价格就输了,得让他看见你和别人“完全不同”的地方。苹果手机,从来不说“我们比安卓便宜”,人家说“我们的生态更流畅,隐私保护更严,用三年都不卡”。海底捞火锅比别家火锅贵不少,人家不说“我们的菜便宜”,说“我们有免费美甲、擦鞋,服务员能记住你爱吃啥”。这些都是在告诉客户:我们跟别人不一样,这个不一样,值这个价。
有个印度买家,他们总爱比价,厂家根据季节特性搞了一个阶段性销售活动,季节一过就定制接单,买家就先询价了两次,因厂家无降价空间未调整。又过了2个月临近季节结束,将无法再下单,印度买家第三次来压价,厂家小幅降价,但对方不满意,因为当时印度货币兑美金贬值,大概5%,对方想转嫁给厂家,厂家肯定不同意,双方暂停沟通了几天。最终厂家因行业价格战激烈,又鉴于印度市场重价格轻质量的特性,第三次报价逼近买家的目标价。但是对方此时抛出突破成本底线的新目标价,称“竞争对手报价更低且即将签单”。厂家再也无法接受,订单丢失,但止损决策避免了亏损风险。
其实这事儿能避免。在第一次客户压价,就不该只象征性降一点,得说“降价可以,但你得订两个柜,而且出货前付清款”,让客户知道,降价是有条件的,不是随便就能砍。第二次客户还压,就得问他“你除了价格,最在意啥?是交货期?还是质量?”要是客户说“我急着赶季节销售”,那就可以说“我能保证3月前交货,比别家快10天,但价格得按这个来”。这样把价格和客户的核心需求绑在一起,就不会被牵着鼻子走。
可现实里,太多销售一遇到比价就慌,忙着降价,结果利润越来越薄,最后连服务都跟不上。要是第三次降价时,坚持“这款产品能给你留3%的利润,另一款可以按你说的价,但得签全年合作”,说不定还能保住订单。客户要的从来不是单纯的低价,是“花的钱值不值”。就像买衣服,有人愿意花几千块买件牌子货,不是傻,是觉得它的设计、面料、穿出去的面子,值这个价。
所以啊,遇到客户比价,第一步得稳住,斩钉截铁告诉他“我们跟别人不一样”。别含糊,别解释“我们贵在哪”,先把气场立住。就像苹果店员不会跟你说“我们为啥比安卓贵”,他会说“你要是想要便宜的,那边有好几款安卓机,你可以去看看”——这种不care的态度,反而让客户觉得“他们肯定有底气”。
第二步,赶紧问客户“你最想要的是啥?”别跟着价格绕。比如客户说“别人比你便宜”,你就问“你是着急用,还是想长期合作?要是着急,我们能3天交货,他们得一周;要是长期合作,我们能签协议,保证全年价格不变”。把话题从“价格”转到“需求”上,你就掌握了主动权。
第三步,要是非降价不可,得附带条件。就像对待那个印度客户,降价可以,但要“订两个柜”“付清款”,让客户知道“便宜不是白来的”。这样既保住了利润,又让客户觉得“占了便宜还得付出点啥”,不会得寸进尺。
说到底,客户比价就像考试,考的不是你会不会降价,是你能不能让他明白“你家的东西,值这个价”。美国大豆丢订单,不是因为贵,是没说清“贵得值”;印度客户的订单黄了,不是因为价不够低,是没给降价加条件,让客户觉得“还能再压”。
以后再遇到客户拿着低价来,记住这三招:先喊停,说“我们不一样”;再追问,问“你最想要啥”;最后让步,带“条件”。这样既能保住订单,又能赚着钱,还能让客户觉得“选你没选错”。别再被低价牵着鼻子走了,你的产品有啥好,大声说出来,比啥都强。
<原创与免责声明>
文中案例、人物和对话及事件情节均为虚构创作,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不针对任何企业或个人;
本文原创内容版权归属©[李力刚],未经授权禁止任何形式抄袭或搬运。
原创与免责声明>
本文为李力刚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转发,违者必究!

了解李力刚?关注李力刚微信(liligang_china),关注新浪微博 @李力刚营销谈判
或登陆:www.liligang.com 商务谈判培训网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