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领导们布置任务撞车难两全?李力刚谈判逻辑教你跳出死胡同

2025/9/15 李力刚

大清早大领导一个电话安排了你一个紧急工作,没多久,二领导又找你,让你实施另一件和大领导指令完全不同的任务。这时你听大领导还是顺着二领导的意思?很多人遇到这种情况,第一反应都是纠结,要么在两个领导之间摇摆不定,要么被动接受指令最后两边都没讨好。但其实,这种双领导指令冲突的问题,根本不是“选谁”的问题,而是要用谈判思维去找到协调的路径。

 

我的一位在国内酒旅事业部工作的朋友,他在五一假期前就遇到过一模一样的情况,国内酒旅事业部总裁(也就是他的大领导)在一次跨部门会议后,特意给他打了个电话,要求他所在的团队3天内拿出五一即时预订保障计划的方案。这个计划的核心是,针对五一期间用户的即时预订需求,提供下单后15分钟内确认的保障,以此吸引更多用户选择他们,应对飞猪、美团酒旅的竞争。总裁在电话里明确说,五一旺季是抢占市场份额的关键节点,这个方案必须赶在4月中旬前落地,才能留出足够的宣传时间。

 

挂了大领导的电话,他还没来得及梳理方案框架,部门总监(也就是他的二领导)就把他叫到了办公室。总监告诉他,这个“即时预订保障计划”不能急着出方案,必须先做商户调研。总监给出的理由很实在:去年五一前,团队曾推过一个类似的极速确认计划,当时没做充分调研,很多中小酒店商户因为人手不足,根本无法满足极速确认的要求,最后不仅商户投诉率飙升,用户因为没得到承诺的确认服务,差评也多了不少,反而影响了平台口碑。所以这次总监要求他先花一周时间,对接至少20家不同规模的酒店商户,了解他们的接单能力、五一期间的人手安排,再根据调研结果来制定方案,避免重蹈覆辙。

 

总裁要三天出方案,典型的“上层视角”:战略窗口期不等人,增长指标压死人。总监要求一周调研,经典的“中层焦虑”:执行漏洞会反噬,商户信任崩不起。而夹在中间的他陷入纠结选 A B?直到我们闲聊时,他意识到:两位领导要求表面冲突,但底层目标未必对立。

 

——谈判不是二选一,而是找到双赢的路。

 

于是他先找到大领导说:“总裁,您要求三天出方案,是不是为了赶五一的点抢市场?”

总裁点头,还补充说:“总部有增长指标,这计划是关键。”

 

接着他又找到总监说:“总监,您坚持先调研,是不是怕方案不接地气,跟去年那样出问题?”总监说:“没错,不能再拍脑袋做事,商户信任很重要。”

 

这时候他发现:

总裁要的是“快”——抢占市场节点;

总监要的是“稳”——控制风险、保障体验;

两者​​共同利益是让即时预订保障计划成功落地,真正提升用户体验和平台竞争力​​,而冲突的点在在时间与方式分歧,而非目标本身。

 

经过思考后他提交的方案是:“1)调研方面,我们不做全量商户调研,而是选取15家核心商户——包括5家连锁酒店、5家中型单体酒店和5家小型民宿,这些商户覆盖了不同规模、不同区域,能代表大部分商户的情况。我们用2天时间完成调研,每天对接7-8家,晚上整理数据,确保调研结果能反映实际情况。2)方案方面,从今天开始,我和团队先根据以往的商户数据和用户需求,出一个方案初稿,明确保障计划的核心规则、用户权益和平台支持措施。等2天调研结束后,我们再根据调研结果,调整方案里关于商户接单要求、平台帮扶措施的细节,比如针对人手不足的小型商户,是不是可以提供临时的接单辅助工具。算下来3天刚好能完成调研和终稿方案,既不耽误总裁定的节点,也能避免总监担心的风险。

 

2位领导收到方案后,总裁认可聚焦核心商户调研既保了数据有效性,又没耽误时间,总监也同意同步推进虽然调研时间短了,但核心商户覆盖了主要需求,方案细节能跟着调研调,风险可控。所以他的团队就按这个方案推进了。2天内跑完15家商户,收集到的一些很关键反馈,团队把这些反馈揉进方案,第三天准时交了终稿。后来方案落地后比预想的还好。部门会议上,总裁特意点名表扬他,总监也私下说他这次既顾了进度,又控了风险,人也成熟多了。

 

职场中遇到双领导指令冲突,最忌讳的就是陷入“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式。很多人觉得,领导的指令就是“命令”,必须完全服从,所以一旦出现冲突,就会变得被动。但实际上,领导下达指令,是为了实现业务目标,而不是为了为难下属。当指令出现冲突时,下属的角色不是“传声筒”,而是“协调者”——要主动去拆解每个指令背后的核心需求,消除领导之间的信息差,然后找到能兼顾各方需求的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个关键点,领导之间的指令冲突,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大领导可能不清楚一线执行的实际情况,二领导也可能不了解大领导的战略考量,这时下属就需要把一方的信息,用另一方能理解的方式传递出去。这样既传递了信息,又不会让领导觉得对方在“唱反调”,更容易达成共识。

 

在协调的过程中,不要怕提出想法。很多人觉得自己只是下属,不应对领导的指令指手画脚。实际上领导下达指令后,也需要下属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优化建议。领导之所以把任务交给下属,就是相信下属有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所以主动提出建设性方案,反而能体现自己的能力和责任心。

 

职场协调就是先找到各方的核心需求,再寻找共同利益,最后设计出能兼顾的方案。这种方式领导会觉得你能顾全大局,同事会觉得你能高效协作,客户会觉得你能考虑他们的需求。

 

很多人在职场中遇到冲突时,都会下意识地选择“回避”或“对抗”,而忽略了“协调”这个选项。其实,回避只会让问题越积越多,对抗只会让关系越来越僵,只有主动协调,才能找到共赢的路径。

 

 

最后总结一下,要是你也碰到大领导和二领导指令冲突,先别着急选边站,找机会分别跟两位领导聊,拆解开每个指令背后的核心目标和顾虑——这一步是基础,搞明白为什么要做,才能找到怎么做的方向;然后找到两位领导的共同目标——所有冲突的化解,都得靠共同目标搭架子;最后根据共同目标,设计一个能兼顾两边诉求的方案,主动跟领导汇报、争取认可。

 

你会发现,那些看着无解的职场冲突,其实都有化解的办法——关键是别钻进非此即彼的死胡同,多想想怎么才能两边都顾到

 

 

<原创与免责声明>

文中案例、人物和对话及事件情节均为虚构创作,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不针对任何企业或个人;

本文原创内容版权归属©[李力刚],未经授权禁止任何形式抄袭或搬运。 

本文为李力刚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转发,违者必究!

李力刚
了解李力刚?关注李力刚微信(liligang_china),关注新浪微博 @李力刚营销谈判
或登陆:www.liligang.com 商务谈判培训网 查看

上一篇:销售业绩差?李力刚一针见血:懒才是原罪
评论列表
暂无
昵称:
内容:
验证码:
换一张 马上发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021-51028955 上海市宜山路407号
Copyright © 2006-2025 LILIGANG.COM 版权所有
沪ICP备1204237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3531号